庆祝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百岁生日,交流实验室活动成功举办
自1978年以来,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一直通过讲师项目向中国知名德语系派遣德语教师,为其教学提供支持。2018年,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在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设立教席,这也是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在全球最新设立的教席之一。自1923年以来,厦门大学德语系一直与特里尔大学及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保持合作。通过国际交流项目,学生可以在第三学年赴相应的德国合作大学学习。
为了使文化和学术的桥梁更加坚固,人们经常需要转换视角,这种视角转换经常可以在对话、公开交流和相互体谅中体验到。然而敢于转换视角有时并不容易,但它可以成为双方相互理解的宝贵钥匙,最终促成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厦门大学德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交流实验室”中对此有了切身体会。该活动由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讲师Katharina Quicker组织,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驻广州讲师Katharina Eberle(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孙美岚(中山大学)的协助下举办,是厦门大学外文学院100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
共有35名1-4年级的本科生参加了此次交流实验室的活动。他们一起踏上了前往湘安黄石屋的旅程,Felix Krämer(厦门大学设计师和讲师)热情地欢迎了他们。
在Felix Krämer的开幕演讲 “身份认同与设计的结合”中,他以艺术为例,展示了不同视角下艺术审美的不断变化,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他也强调要始终保持好奇心,多提出问题,并吸收陌生的观点。
随后的三个互动实验以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身份认同为重点。学生亲自做实验,了解语言的形式、美学和表达方式如何改变其内涵,以及外部归因和自我归因如何对立。
厦门大学古海洋与气候学教授、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校友Stephan Steinke教授也在其发言中介绍了他在中德学术交流中体验到的不同视角和积极经验。
以“身兼两种身份”为主题,活动参与者与孙美岚进行了令人兴奋的 “真实对话 “。在这场对话中,通过孙美岚讲述的趣闻轶事和她对童年、青少年时期的记忆,活动参与者体会到,评价一个人可以有多种角度,如果仅局限于某一个角度,就可能会产生刻板印象和偏见,而这些正是我们需要消除的东西。
活动的最后一个亮点是共进晚餐,品尝德式美味。
品尝德式美味。
与聪明且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进行对话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为了塑造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需要加深相互的理解与信任,以开放的心态深入了解各自的语言和文化。谨此向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百年院庆致以诚德式美味挚的祝贺。
Katharina Qui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