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多重视角 - 书评论文集《China durchDenken》
这部精致的论文集汇集了多篇引人深思的论文,令人印象深刻。它为读者展示了如何在中德关系上开辟新的思维空间,从而提供更多的行动选项。托马斯·威廉姆斯和他的两位合编者——拉尔夫·格利察及米夏埃尔·舒勒以审慎的眼光编辑了这本书。他们自己对文章的内容有相当的了解,虽然见解深刻,但文字可读性很强。托马斯·威廉姆斯早在2005年就担任了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派驻青岛和复旦大学的讲师,直至不久之前一直担任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副院长。
编者撰写的三篇开篇文章为读者理解后面不同作者的观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几篇作为全书基础的文章有个最大的优势——它们摆脱了严格的学术出版模式的结构限制,因而能够提出个人观点并允许争论,从而以文化诠释学、传播理论和符号学的角度对本书进行了引人入胜的导读。
本书第二部分的文章着眼于德中关系的历史层面。一张来自青岛的明信片引发了对两国联系的 讨论。两国之间的联系是如此复杂且异议不断,蔓延到政治、宗教和文学各个层面,似乎无法用横冲直撞的方式,而需要用一种 “迂回”(如里昂语)的方式来对待和理解。
第三部分的文章极具多样性,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文章所述内容都是经作者本人深度参与过的。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中国法律、中国医疗技术或中德宗教对话领域的卓越研究者或积极推动者。米夏埃尔·鲍尔牧师的文章,以第一手资料展示了上海德语基督教社区发展的艰难历程,令读者感觉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似乎要通过语态表达一种感想,即我们生活的时代并不简单。开篇文章是对中国经济实践领域的全球观察,以匿名形式发表,作者一栏显示“名字待定”(nomen nominandum)。以阐释学的视角来看,这里起修饰作用的动形词“待命名的”(nominandum)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愿望、一种要求,由于事实仍不明朗、不明确、不确定,因此仍然待”命名”。与之相应的,后面两篇文章给出了结构和内容方面的导向,指出找到外语习得部分和全面中国能力共通之处的可能性。
与其说这是一部涉及老生常谈的文化、社会、科学三要素的跨学科论文集,它更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小册子,希望它能成为研究德中关系的新老读者的案头之作。
著录信息:
Glitza, R./Schüller, R./Willems, Th.: China durchDenken. Perspektiven auf den deutsch-chinesischen Austausch in Kultur, Gesellschaft und Wissenschaft. edition Cathay 82版. Bochum 2022.
Stephan Renker/文 (2023年3月17日)
陈韵茹/译,袁航、刘潇潇/审校